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特点(  )。,幼儿园数学活动,认识数字0教案

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特点( )。



1、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特点( )。

B C D解析: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活动的特点。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的启蒙性、情境性、操作性和游戏化的特点。B、C、D3项正确。A项:连续性与1致性是1日活动的特点。与题干不符,排除。故正确答案为BCD。



2、幼儿园数学活动,认识数字0教案

活动目标:   

1、认识和书写数字“0”,初步理解“0”所表示的含义。   

2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    活动重点:   认识和书写数字“0”,初步理解“0”所表示的含义。    活动难点:  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    活动准备:   头饰各1个,1个盘子(内有3个寿桃),情景表演。    活动过程:   

1、进行情景表演,初步理解数字“0”的含义。   

1、出示铅笔: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?可以用数字几表示?朱老师拿给XX1支,还剩几支铅笔?用数字几表示?朱老师又拿给XX1支,还剩几支铅笔?用数字几表示?老师又拿给XX1个,有没有铅笔了?用什么表示?(启发幼儿思考“没有了”可以用什么来表示。)   

2、出示数字“0”,告知幼儿“0”也是1个数字,“没有了”可以用数字“0”来表示。   

3、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景需要用数字“0”来表示。(演示出生活中各种可以用数字“0”表示的情景,让幼儿判断,然后让幼儿自己举出实例,如,黑板上的粉笔字都擦干净了,饼干盒里的饼干吃完了,玩具箱里的玩具全被拿走了……)   

2、认识数字“0”的外形特征,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。   

1、启发幼儿大胆想象,说1说“0”像什么?   

2、游戏:“我会变0”,发散幼儿思维,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方式编出数字“0”的造型。(绘画方式:画出1个“0”;身体动作的方式:用1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1个小0的造型,用两只手的'食指和拇指围成1个大0的造型;材料摆放的方式:用毛线圈出1个0的造型;剪切的方式:用1张纸剪出数字0的造型。)   

3、 认识数字“0”的其他含义,感知数字“0”在生活中的用处。   

1、发散幼儿思维,启发幼儿说说“0”的其他含义: 盘子里没有东西可以用数字“0”来表示,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“0”呢?它用来表示什么?(摇控器、电话键、微波炉的刻度等。)   

4、进1步拓展幼儿对数字“0”的认识。   

1、在黑板上出示算式:1-1=()、2-2=()、3-3=()、4-4=()。请幼儿算出答案写在作业纸上,并说出理由。   

2、小结:任何两个相同的数相减,得数都为“0”。



3、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《统计》教案

作为1名教职工,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,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。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?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《统计》教案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 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《统计》教案 篇1   [教材简析]   教材安排了3次统计活动,让学生学习用分1分、排1排、数1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,并初步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。例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物生日聚会的情境提出问题,体现生活里需要统计,激发学生的求知欲;接着通过分类理1理,出现象形统计图,使学生认识它,并依据它描述分类整理的结果;然后学生自己动手,分类整理花的朵数,并引入简单的统计表,让学生用数据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。"想想做做"让学生调查本小组的小朋友各爱吃哪1种水果,统计爱吃每种水果的人数,填入统计表。这样安排,意在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,并通过亲自实践,经历和体会整理简单数据的过程,初步认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。   [教学目标]   

1、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,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,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。   

2、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,   学习分1分、排1排、数1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,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,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。   

3、能进行有序观察和有条理地思考,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  [教学重点]:   

1、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。   

2、通过实例,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(1格代表1个单位)。   

3、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感受数据收集、整理、描述、分析的过程。   

4、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。   [教学难点]:   

1、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,使用适当的方法 (如计数、测量、实验等)收集数据,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轮铅穗中。   

2、组织有效的'统计活动,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、学会合作。   [教学准备]: 动物图象、统计表   [教学过程]:   

1、借助故事,创设问题情境   师:同学们,你们喜欢过生日吗?今天,老师带你们去参加大象的生日宴会,你们愿意吗? (显示大象图像,并伴音:小朋友好。今天是我的生日,我特别高兴,妈妈告诉我,待会儿会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。看,它们来了!显示:小动物们戴着面具唱着生日歌依次出现。)   师:你想知道什么(学生可能会答:我想知道它们是谁?我想知腊卜道每1种动物有几只)   

2、实践操作,初步体验统计   师:是呀,大象家来了那么多客人,它们都是谁呢分别有几只呢?下面,请同学们帮助大象对来的客人做好登记。1个客人就拿张相应的动物头像贴在吹塑纸上。(显示:动物客人依次揭开面具)学生摆动物头像。   学生摆完后,师: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?   生:大象家来了小狗、小猴、小猪。   师:他们分别有几只呢   生:小猴有5只、小狗有4只,小猪有3只。   师:你是怎么知道的?  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:什么方法能1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,分别有几只?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,引导学生想出分1分、排1排、数1数的分类统计的方法。   师: 分1分、排1排、数1数的方法好不好呢?我们1起来试试看,小组合作,先讨论怎么分,怎样排,然后动手理1理。   学生学习小组讨论、操作,然后教师把每1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。   师:同学们,你们觉得哪1组排得最整齐、最漂亮呢?(师为最漂亮的小组发1颗星。)   学生进行评价。引出课本第62页例图,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。(学生在书上完成。)   师:看了这幅图,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有这么多发现,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1分、排1排、数1数得到的。刚才我们做的这些就是统计。   

3、巩固深化,应用拓展   

1、分小组整理各种鲜花的朵数。   师讲述:客人们给大象送来了什么(花)有没有关于花的问题想问别的小朋友呢(花有哪些颜色各有几朵)   师:课本巳经把这些花印在了附页上,请大家把附页里的花剪下来激则,分类贴在课本(课前剪好。)   分组讨论: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把每种花的朵数填在表格里。   组织全班交流,启发学生提出并回答1些简单的问题,如哪种花最多哪种最少你还知道些什么等)给予评价。   

2、引导学生完成"想想做做"。   A、以小组为单位,说明题目的要求,让学生自己动手剪——剪、摆1摆。   B、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统计的结果,让学生提出并回答1些简单的问题。(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?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少?你还知道什么?)   C、想1想,说1说。   师:今天我们帮大象统计了来的客人,送的鲜花,大象非常高兴。同学们,你们再帮大象想1想,怎样给客人们准备午餐呢?   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,给予评价。   师:回家后把今天大象过生日的故事,讲给爸爸妈妈听1听。 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《统计》教案 篇2   故事背景:  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要建1个自己的超市。他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物品。老师说:“小朋友们,我们要把这些物品分类摆放倒架上,请你们先将物品纷纷类,并数1数每种物品有多少件,然后统计出每种物品的数量。”老是说完后。小朋友们就忙碌碌起来。   活动目标:   

1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按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甚至进行分类,初步探索统计方法。   

2、是幼儿愿意与同伴交流探索统计的过程和结果。   

3、要用儿童过分工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。   活动准备:   教具准备:   故事挂图《我们见超市。》;食品,生活用品。玩具,统计表。   学具准备:   几个图形卡片组。玩具。统计表。   活动过程:   

1、导入活动。   

1、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回忆去超市的经历。   

2、教师出示故事挂图《我们见超市。》,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。教师;小朋友们从家里带了了什么物品?   请小朋友们看1看每种物品有多少件   

2、集体活动。   

1、创建超市。   (1)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超市的构成。   教师:我们要见1个超市需要做哪些准备?   (2)教室引导幼儿用教室里的物品充当超市的货架。收银台。货物。购物筐。   (3)教师引导幼儿摆放物品。   

1、教师出示各种物品(玩具,生活用品。食品。)引导幼儿辨别。教师:请小朋友看1看我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。   

2、教室引导幼儿投入如何将物品分类摆放。   教师:想想怎么样摆放物品能够合理?让顾客1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。?教师提出分类要求:任意物品的归类摆放要整齐合理。要轻拿轻纺。与同伴商量。相互合作。   

3、教师引导幼儿按物品的名称。用途性质进行分类规范。让幼儿尝试在总分类进行子分类。   

4、教室组织幼儿观察超市。说1说物品的归放是否合理,为什么?   

2、统计。   (1)教室引导幼儿观察超市中摆放的物品。并讨论问题。教师:超市里都有什么物品?   他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呢?该怎样统计呢?   (2)教师提出要求。统计时要认清楚你统计的是什么物品。数量是多少呢?   (3)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。   

1、幼儿自由选择物品进行记录。(记录的方法有幼儿自己决定。)   

2、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尝试。想出更合理的统计方法。   

3、教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各自的统计情况。   

3、讲述。   (1)教师请部分幼儿讲授自己的统计情况。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验证。   (2)教师帮助幼儿整理。并想1些更为合理的统计方法。   (3)教师出事统计表。引导幼儿根据统计表进行统计。   

3、操作活动。   第1组: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玩具柜里的玩具。   第2组: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学界中的各种几格形状。   

4、延伸活动   

1、园内延伸:   (1)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班里的各种物品。   (2)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幼儿园厨房里的各种食物。   (3)园内完成《操作侧》第47/48页。   

2、家庭延伸:   (1)家长引导幼儿在家中分类统计各种物品,例如:衣服、食品等,并帮助家长整理房间。   (2)家庭完成《亲自册》第47/48页。



4、幼儿园数学活动认识的图形有哪些

幼儿园数学活动认识的图形有哪些介绍如下:3角形、长方形、正方形、圆形、椭圆形、5角型等。 教案范文:《有趣的图形》【活动目标】

1、尝试对图形进行组合拼搭。

2、结合自己的图形认知经验,帮助朋友解决问题。【活动准备】《有趣的图形》课件、图形片若干、正方形底板幼儿人手1份、固体胶【活动过程】

1、图形捉迷藏

1、点击课件,出现3个图形你认识它们吗?它们是什么形状?小结:它们是正方形、圆形和3角形。

2、找图形------正方形、圆形和3角形玩捉迷藏的游戏,它们躲到哪里去了?你在图片的什么地方发现了它们?小结: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藏着那么多的图形宝宝。

2、图形宝宝帮大忙

1、宝宝想玩滑滑梯滑滑梯是什么样子的?哪个图形像斜坡?3角形怎么放更像滑滑梯?(转1转) 小结:图形可以转1转,转1转说不定就能变成你想要的样子。

2、汽车轮胎坏了谁能变成汽车的轮子呢?没有圆形怎么办?这3个图形(正方形、3角形、半圆形)谁能变出圆形?小结:原来两个半圆形拼起来就是1个圆形。

3、拼出正方形电视柜是什么?哪个图形可以做电视柜?(正方形)正方形躲起来了,可以用什么图形帮帮忙,拼出正方形呢?你们自己去试试看。请幼儿将不同的图形片贴在正方形的轮廓上,尝试拼搭出正方形。教师与幼儿分享经验。小结:原来正方形可以用其它图形拼出来。两个长方形可以拼出正方形,4个小正方形也可以拼出长方形,还可以用两个3角形拼出1个大正方形。儿童早期对图形的认识是与其生活周围客观环境相联系的,他们所感知到的形状大多来源于现实中具体的客观实体。教师根据幼儿认识图形的特点,组织小班幼儿开展了《有趣的图形》的活动,那么这节课,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?抛问:1.说说小班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特点?2.教师如何将认识几何图形与幼儿生活周围的客观环境相联系?。



5、组织幼儿园数学活动对教师的要求

组织幼儿园数学活动对教师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 1. 熟悉幼儿数学教谈举庆学大纲与教学标准:教师应该清楚了解幼儿数学教学的目标、任务、内容、方法、评价等方面的标准,从而确保幼儿园数学活动能够在学习和发展上得到有效的支持。 2. 具备数学知识和能力:教师应该掌握幼儿数学的基本概念、原理和方法,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幼儿数学教学的实践中。此外,教师还应该有良好的算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 3. 善于观察和分析:教师需要能够仔细观察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和行为,及时发现幼儿的数学学习问题,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,以及如何通过适答伍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克服难题。含握 4. 有良好的沟通技能:教师应该能够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,了解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,从而更好地开展数学教育和帮助幼儿成长。此外,教师还应该能够与家长有效沟通,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幼儿数学教育中来。 5. 具有创新和敬业精神: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数学活动时,应该不断地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,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。同时,教师更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,始终把幼儿的教育和发展放在首位,确保幼儿能够得到全面的数学发展。



6、幼儿园数学活动1定要有操作环节吗

幼儿园数学活动不1定要有操作环节的。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主要考察的小朋友算数能力,操作环节不重要,有操作环节可以培养小朋友的动手创造能力。